旅游地买珠宝的5类陷阱一定要注意!

“在旅游地买珠宝,十有八九遇到假的。”

各地珠宝检测中心,

几乎每周都会遇到这样的案例。

为什么旅游时买到假宝石屡见不鲜,

还有人不停受骗?

其实都是套路太深。

陷阱一:假戏成真

其实,有不少旅客常会听人说在旅游地买的珠宝首饰会比国内价格更便宜,而且便宜得多,再加上都配有鉴定证书……

NGTC鉴定证书

那么,真的会有这种好事?

其实一般来说,当地购物点给你看的证书有2种:

第1种,是伪造的证书,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。

第2种,是最常见的,也是最容易让人信服的,就是全英文的真证书。

比如很多人买到的祖母绿,证书上的“SyntheticEmerald ”其实是“合成祖母绿”。而大多数的旅客并不明白相关的英文意思,就导致了“假戏成真”的状况。
 

陷阱二:蒙混过关、以次充好

稍微了解一点珠宝知识的朋友都知道,斯里兰卡、泰国、缅甸的确出产宝石,可你买到的都是天然的宝石吗?事实上,如果不是“拥有火眼金睛的专业人士”,一般的旅客在泰国、斯里兰卡、缅甸等旅游区是很难买到天然红蓝宝石的,买到的大多是合成、充填宝石或者铍扩散蓝宝石。再加上柜台中特殊的灯光色调,让人难以看清楚宝石的真实面目。
 

陷阱三:现场加工

很多跟团的游客对一种场景肯定不会陌生——在小作坊里,工人们认真地在加工打磨,旁边摆着款式各异的成品出售。他们会告诉你,因为是家庭作坊,没有多余成本,薄利多销,价格非常实惠。再加上你亲眼看到生产过程,信任感倍增吧?可是你有否想到,家庭作坊真的就会便宜吗?

确实,每件珠宝首饰都是需要经过很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的。多方面的配套与分工协作,集群的关联生产才能减低生产成本。再说,现代工厂分工越来越细,单家作坊已很难适应市场生存。所以,很多小作坊里出售的珠宝都是批发回来的,里面的工人其实是“演员”,而你,就是那个观众。
 

陷阱四:产地优势

吸引游客购买的最大理由,恐怕就是产地优势了,人们通常都会认为在原产地购买的产品才是便宜而且质量上乘的,所以游客出游都会有购买特产的打算。像哥伦比亚的祖母绿、斯里兰卡的蓝宝石、缅甸的鸽血红宝石、澳洲的欧泊、南非的钻石等等,不胜枚举。可是,产地真的是影响价格最重要的因素吗?

很多宝石猎头表示:产处不如聚处。一般在产地看到的宝石只是最原始矿石的状态,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会成为精美的饰品,然后运送到集散地批发。游客仅仅是旅游路过,怎么可能接触得到当地真正的天然珠宝批发市场呢?产地假象只不过是为了诱惑你掉进陷阱的方法之一罢了。
 

陷阱五:追诉无门

在旅游地购买珠宝可能还要面临“投诉无门”的情况。谁会为了一万几千块买的次品假货,再花几万块钱漂洋过海去找那个奸商讨说法,更何况异国他乡,你也不知道从何入手。


 

所以各位在旅游区购买珠宝一定要多留个心眼。
 

———— / END / ————

—如果喜欢,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—

我们一起不负美好时光~

返回资讯列表